养殖致富网
 创业点子 |  手机版 

栏目类型

创业点子
项目 > 创业点子 > 正文

兽药用药吸收

时间:2017-11-19 来源:创业点子 点击:

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,称为吸收。除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产生药效外,其他给药途径都要经过生物膜的转 运过程才能吸收。一般而言,药物经不同途径吸收快慢的顺序为: 气雾吸入>注射 (腹腔、肌肉或皮下注射) >内服>皮肤给药。

1.气雾给药的吸收: 脂溶性药物可以简单扩散方式从呼吸道吸收,气体、挥发性液体、分散于空气中的微滴或固体颗粒均可从肺泡吸收。肺泡表面积大,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,故气雾给 药时,药物既可直接到达鼻腔黏膜、气管、支气管或肺部产生局部作用,亦可通过肺泡快速吸收出现全身作用,即具有 “速效定位” 的特点。既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,亦适用于全身感染的治疗。

气雾给药时,雾粒大小与药物的滞留与吸收及用药效果有直接关系。雾化微粒通过呼吸系统 (鼻腔、咽喉、气管支气管、肺泡) 的滞留和吸收,受三个物理过程的影响。第一个过程是同呼吸道壁的惰性碰撞,主要滞留大粒子,直径大于10~25微米的微粒能滞留于鼻腔、咽喉和气管之内; 第二个过程是沉降,微粒直径在10~25微米的主要沉降于肺泡内;第三个过程是扩散,如果微粒直径小于0.5微米,会明显表现出扩散作用。但直径在 0.1~0.001微米的粒子,往往不会沉降,大部分却能呼出。哺乳动物呼吸器官能滞留和吸收被吸入气雾剂的35%,家禽为20%~23%。

2.注射给药的吸收: 静脉注射时,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呈现作用,故无吸收过程。腹腔注射时,药物可通过腹腔大量的毛细血管迅速吸收。皮下或肌肉注射时,药物可通过局部毛 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,吸收方式主要是扩散 (脂溶性药物) 或滤过 (非脂溶性或水溶性的小分子)。吸收速度与水溶性有关,水溶液吸收快,乳剂次之,油剂较慢。

3. 内服给药的吸收: 胃肠道黏膜属类脂质膜,内服药物多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。分子量愈小、脂溶性愈高或非解离型的药物容易吸收,而解离型药物则难以吸收。整个消化道均具吸收能 力,胃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。胃与小肠比较,胃的吸收面积小,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短,故药物的吸收量较小; 小肠吸收面积大,有丰富的绒毛,血流量大,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器官。

药物的解离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。例如,在酸性胃液中,弱酸性药物是以非离子型存在,可在胃内吸收; 而弱碱性药物部分解离成离子,在胃中难以吸收。各种动物胃内的pH值差异很大,马为1.1~6.8,牛与羊瘤胃为5.5~6.5、真胃为3.0,狗、猫、 猪为1~2。故弱酸性药物或中性药物在猪、狗、猫胃中容易完全吸收,在反刍动物的胃中吸收较少。在小肠弱碱性环境中,弱碱性药物多以非离子型存在,故容易 吸收; 而酸性药物大部分解离则难以吸收。剂型不同,吸收速率亦有差异。一般说来,溶液剂吸收较快,散剂吸收较慢,片剂、丸剂的吸收就更慢。此外,药物溶解的程度 和速度、胃内容物的组分和充盈度、胃排空和肠蠕动的速率等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。

4. 皮肤给药的吸收: 动物的皮肤自外向内分为表皮、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。药物的透皮吸收首先要通过表皮的角质层屏障。角质细胞膜是含有类脂质的半透性膜,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 径,吸收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扩散。表皮下的真皮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,内有丰富的血管、淋巴管等,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小,透入此处的药物易被血管及淋巴管吸 收。

完整的皮肤药物透皮吸收率较低,常需借助透皮促进剂 (如氮酮、二甲亚砜等)、某些赋形剂 (如聚乙二醇、丙二醇等) 或透皮操作 (如清洗、按压、摩擦等) 来促进吸收。在温暖的环境中皮肤的血管扩张,比在寒冷环境中的皮肤吸收药物多。一般而言,动物耳后、肢间、腹下等皮肤软薄的部位比其他硬而厚的区域容易透 皮吸收。当皮肤的表皮损伤时,药物的吸收量可增大几倍至十几倍。

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、药物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与时间亦对药物透皮吸收具有影响。低分子量水溶性和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对表皮的透入性最大。不溶解的药物需溶解于赋形剂中才能吸收。药物在皮肤上接触与停留的有效时间越长,则吸收量越多。

【https://www.yangzhi12.com--创业点子】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yangzhi12.com/xm/3/

推荐访问:兽药联合用药

上一篇:第一页
下一篇:猪喘气病怎么治?常见草药治疗方法

相关阅读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