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致富网
 创业项目 |  手机版 

栏目类型

创业项目
项目 > 创业项目 > 正文

养虾吃过大亏老海还选养虾

时间:2018-08-28 来源:创业项目 点击:

“国家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”“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成果完成单位”“国家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示范区”“青岛市科普示范基地”……走进几间平房,简单的摆设、挂着蚊帐的单人床,如果没有墙上这一排排响亮的牌子,这处小院跟崂山里的农村小院没有什么差别。隔窗望出去,记者突然感到一种震撼:大片规整的虾池里,加氧器卷起晶莹的浪花,技术工人提起一篮活蹦乱跳的对虾,几辆运输车停在养殖场边,买卖双方正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……

“董老海回来了!”一声喊把所有人的目光引向了屋前的那边大海。远远的,一艘机动舢板驶近,传说中的董老海就如一面船帆,笔直地站在船尾,一手掐腰,一手把稳螺旋桨,双眼直视前方……

●董中善,62岁,沙子口南窑人,东海湾对虾养殖场负责人。

●李秀菊,董中善妻子,62岁,沙子口南窑人。

●董元朋,董中善大儿子,原崂山啤酒厂职工,2002年辞职,现负责养殖场的技术管理。

●董高元,董中善二儿子,原崂山玻璃厂工人,2002年辞职,现负责养殖场运输、销售等工作。

出海一天能挣10个工分

董老海真名叫董中善,今年62岁,一张黝黑脸庞上布满皱纹,“叫海风吹了半辈子,脸上能滑溜吗?”大家叫他董老海,是因为董中善跟海打了30多年的交道。跟果农熟悉自己的山林、粮农熟悉自己的地垄一样,每一道海浪都如董老海手掌上的纹路一样,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。

“早先水里鱼多啊,我年轻时摇着橹下海,下钓钩,一天能钓上八九十斤鱼。”那时候,董老海还是崂山县沙子口公社南窑大队的一名社员,他这样的壮劳力出一天海能挣10个工分,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一块来钱。一年扣掉口粮钱,董老海也就能拿回家百十块钱,家里过得很苦。

“都说靠海吃海,可那时候自己的饭桌上见不到什么好鱼。”董老海结婚那天,为了能添道荤菜,天蒙蒙亮时,他就跟两个弟弟拿着鱼钩下海了,钓了七八条鱼,给自己的婚宴撑了撑场面。平时,家里一般就吃地瓜饼子,能吃上小杂鱼就算不错了。因为船只简陋,而且一个生产大队才一张网,董老海当时去不了远处,只能在近海捕鱼,产量很低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海带养殖如火如荼地在中国沿海蔓延开来。对出海打鱼多年的董老海来说,“养殖”是个时髦词。被大队派去黄海水产研究所学了三天,董老海回来就带头养起海带。买回一链一链海带苗,董老海把它们放到海里。过上十几天,再提出来采苗,然后把长得跟人手指长短的苗子编进草绳里,再放到更远的开阔海域去。第一年养海带的时候,董老海提心吊胆的,每天都要去海上,洒洒肥料、看看长势,生怕海带出毛病。

“那时候‘水瘦’,养不出像样的海带来。”董老海说,八十年代,海水里的养分少,海带这种喜养的植物长得慢。加上海带太便宜,一斤才卖两三毛钱,所以养了一段时间,大队就决定不养了,改养对虾。

养对虾成了村里的功臣

养对虾,可以说是养海带热之后的第二轮养殖浪潮,当时仅崂山区就定了4个公社试养对虾:沙子口、上马、河套和红岛。养对虾是个技术活,曾经当过技术员的董老海又被派到黄岛水产养殖所学了一阵子,回来就开始着手掘池蓄水,准备养对虾。

“养海带的时候,还不知道选地方,扔哪算哪,可养对虾我们光找地方就花了很长时间。要靠海近,这样方便排水换水。但也不能太近,不然海水涨上来就把虾冲跑了。”1982年,董老海走遍了沿海的各个角落,最后选定村南的一处泥滩。董老海带着人平整出4个大池子,总共三百来亩地。洒药清池、过滤海水,一切搞定之后,董老海才小心翼翼地把买来的几万尾虾苗投放进去。

当时的养虾组一共12人,董老海负责全部的技术工作,遇到不懂的事就跑到黄海所请教专家。“当时也没电话,每次去黄海所都要花上一天时间,先坐104路车,然后倒6路,在水族馆下车。”董老海说,虽然黄海所就在鲁迅公园附近,可他去了这么多次,从没顾上到公园逛逛。

当年年底,对虾出池时,亩产达到了三百斤。虾长得特别好,一斤差不多二十个头,每只大约15厘米长,全部由国家收购。董老海立了功,在村里走路胸膛挺得更高了。

对于父亲的荣耀,当时只有十多岁的董高元没有太多印象,倒是对1982年家里添置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记忆犹新。“那台电视机才14英寸,电视节目也少,不过当时村里没几家有的。”董高元说,那时街坊四邻一吃完晚饭,就搬着凳子、马扎来他家,父亲把电视搬出屋,往高处一放,大家就会一直看到没有电视节目了。

“你干我们就跟着干”

“干不干?”“你干我们就跟着干!”这番对话发生在1985年。那一年,南窑大队搞起包产到户,虾池谁来承包成了大问题。因为不再给大队干了,万一遇到个天灾虾病什么的,亏的可都是自家的钱,所以没人愿意承包。这时候,董老海的心思动了。他召集了当初养虾组的12个人,商议承包虾池的事。最后,大家一致推举董老海带头,包下虾池单干。“签协议的时候,我的手都在抖擞,一包就要三年,一年的承包费是四万二,你说我能不犯嘀咕吗?”

本来以为,自己有养殖技术,经验丰富,养虾应该是准赚不赔的事。可当年,董老海和几个合伙人就赔得砸锅卖铁。“谁能料到,我们承包的第一年就碰上台风啊?”那一年,9号台风袭击青岛。刮台风那几天,董老海天天都冒险跑到虾池边。蹲在池边,眼看着漫上来的海水把对虾冲走,董老海欲哭无泪:“那可都是我们自己的钱啊!”当年年底结算,连大队的承包费都交不齐,平均一人身上担上了2000多元的债务。

转过年来,董老海几人又合计承包虾池的事。“你干我们就跟着干!”大伙还是这句话。最后,大家凑了四五万元,另起炉灶。那年,董老海跟几个伙计净赚16万元,平均一人分了一万多。

“那时候还没有百元大钞,都是10元的票子,厚厚的一沓子!”说起董老海拿钱回家那一出,李秀菊乐不可支。那天,老伴夹着个黑公文包急匆匆地跑进屋,一下把几摞钱扔在李秀菊面前。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的李秀菊愣了,拿着整齐的钞票数了好几遍。“以前他顶多拿回三百两百的,这一下子成了万元户了!”对于董元朋、董高元兄弟俩,那一年也是格外幸福,一人配了一辆自行车,哥哥是永久牌的,弟弟是辆“大金鹿”。更让他们高兴的是,回家能看上彩电了,21英寸的,“记得当时买的时候要1700块。”

搞饵料厂赔得精光

1986年底,大队把虾池收回去了,董老海和几个伙计商量,“咱们几个干点什么好?”“老海,你说吧,我们就跟着你干。”合计再三,董老海决定还是干老本行,办个对虾饵料加工厂。

1987年,大伙凑了将近10万元钱。董老海跑到威海买回机器设备,在村西面建起了南窑饵料加工厂。根据以前学的配料知识,董老海自己研究出了花生饼子、黑面再加杂鱼的配方。他们生产的饵料卖到很多地方,红岛、流亭、上马的渔民都来这里拿货。年底,董老海又收获了1万多元的分红。

每一个成功的范例往往都伴随着磨难与挫折,董老海的发家之路上也曾险象环生。饵料加工厂红红火火地干到1989年,董老海几乎遭遇“灭顶之灾”。当时全国养殖的都是“东方对虾”,这么多年过去了,虾种严重老化、退化,随之出现了大面积死亡。“很多虾农本来都是家财万贯,结果那一年赔得倾家荡产。”董老海的很多客户几乎是一夜“绝产”,一个虾池几乎一斤虾都不剩。

当时董老海是赊卖饵料,虾农收入的动荡直接影响到他的腰包。那一年,董老海没收回几笔货款。“直到今天还有12万元货款没收回来,我也早就不去找了。”董老海说,他曾上法院起诉过,可跟法官到养殖户家里执行时,董老海的心软了。“人家把一筐子鸡蛋拿出来,说就这点值钱东西了,你说我还能拿吗?算了吧。”

养扇贝成了百万元户

饵料厂关了,可董老海靠海吃饭的想法没变。转过年,他又养起了扇贝。1990年,董老海承包了一百亩海面,开始尝试养扇贝。“起初我也不敢干,感觉养殖业风险太大了。”董老海说,幸亏当时崂山县政府给渔民提供了无息贷款,每亩海能贷3000元,他这才有了启动资金。

他起初也没敢全投进去,只养了十来亩,边养边看专业书学技术。试探着养了一年,董老海第二年又增加了十多亩,来年再加。没过几年,董老海已经养了上百亩的扇贝。“养扇贝的第一年,我就收入了差不多两万块。”董老海说,这时的市场已经发生变化,国家收购不再是主要销路,他开始琢磨着在产品加工上做点文章。

农村不缺劳动力,董老海招来一批家庭妇女,扒扇贝柱,这些人一年下来也能挣五六千元。“当时,我就到广州等城市跑销路。”董老海的干贝卖到很多城市。2002年,董老海的资产已经过百万了。那时候,钱对董老海来说已经成了数字,“兴奋劲还比不上拿一万块钱回家那会呢。”

有钱了,年过半百的董老海却没有吃老本的打算,他筹划着弄点大响动。“打仗不离父子兵。”董老海把当工人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叫了回来,老大学技术,老二学开车。万事俱备以后,董老海的东海湾对虾养殖场算是正式开张了,一期投资120万元。

在对虾上吃过两次大亏了,怎么还选择养对虾?“我也寻思了很久,不想周全是不会干这个的。”董老海其实对对虾也是心有余悸。这回,董老海一下建起了15个机械化养殖池,混凝土池体上面搭建塑料大棚,供氧、投料全部机械化操作。“就算是12级台风,咱现在也不怕了。”董老海还更换了虾种,改养高产抗病的南美白对虾。第一年出池,达到了亩产两千斤,当年就差不多收回了前期投资。

科技养鱼当上“耕海人”

掀看着这本厚厚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书,记者要不时向董老海询问专业字句的意思,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董老海一一解答。这个成果的名称是“三文鱼深海网箱养殖技术试验及示范”,在“主要研制人员名单”一栏中,光工程师级别的技术人员就达5名。

现在董老海的养殖事业不仅限于岸上养殖,在海上还建起了1000亩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,主要养三文鱼、鲈鱼、黑头鱼、红鳍东方豚等经济鱼种。董老海没停止脚步,他还打算在海上建个人工鱼碉垂钓区,将来实现科研、成产、休闲三位一体。“喝水不忘打井人,我能有现在这个规模,要感激政府啊。”董老海说,建厂时政府给了他不少补贴,后来每年还享受4万多元的柴油补贴及深海养殖补贴,这使他的干劲更足了。

“打下江山儿子坐”,如今,董老海已经退居二线,养殖场交给两个儿子打理。董元朋每天负责检查虾鱼的生长情况,调查水质;董高元跑外,负责销售和购买饵料。“父亲创出的事业,一定要在我们兄弟俩手里发扬光大。”董元朋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。

现在董老海家产多少?对于这个问题,这个“耕海人”抿嘴一笑:“你算算吧。”


【https://www.yangzhi12.com--创业项目】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yangzhi12.com/xm/119679/

推荐访问:大跨度养虾帐篷

上一篇:沾化县文蛤底播增殖项目在渤海湾顺利实施
下一篇:高效农业,“长”出一批亿元产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