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殖致富网
 养殖环境 |  手机版 

栏目类型

养殖环境
技术 > 养殖环境 > 正文

隐形“利益链”扰乱食品安全

时间:2018-07-21 来源:养殖环境 点击:

  为推动生态循环农业,我们引领农民用秸秆养牛,但售牛时却出了怪事:买牛客户到农场后,先问喂“小料”了没有?看到我们养的牛肚子很大(牛是食草动物啊),就给你压价,以14.8元/公斤收购;而喂了“小料”的,牛肚子小,脂肪少,瘦肉多,屠宰后利润空间大,牛贩子给出15.6元/公斤的高价。

  笔者带领农民养殖了130多头牛,仅仅因为诚信就损失4万~5万元。吃了亏的养牛户向我抱怨,说不该听教授的。

  那么,“小料”是何许物也?这是地下交易的、饲料贩子们对臭名昭著的“瘦肉精”的昵称。一些城市出现“瘦肉精”肉中毒事件后,国家严厉打击“瘦肉精”制售,一些不法商人转而将人用盐酸克伦特罗(也称咳喘素)直接售给养殖户。

  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兴奋剂,上世纪80年代初,美国一家公司将其添加到饲料中,增加瘦肉率。而要达到“增瘦减肥”效果,必须将用量提高到人用药剂量的10倍以上。因用量大、使用时间长、代谢慢,在动物体内积累,残留的药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,使人体中毒。

  既然国家明令禁止“瘦肉精”使用,为什么市场上依然流行呢?利益使然。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这条隐形的“利益链”。

  黑市上销售的“小料”最初来自盐酸克伦特罗工业原粉,是在地下生产的。原粉售价每公斤达7200元。生产原粉无疑就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,因为市场紧缺,不愁销售,原粉供应的初级链是不会断的。由于将原粉销售给养殖户风险大,就有下一环节的药贩子将原粉做成片剂,含量是每片40微克,每袋可出售850元。

  经过乔装打扮的“小料”经药贩子(牲畜贩子也知道这个渠道)提价后,销售给养殖户,利益链继续延长。添加“小料”后,动物们生长加快,瘦肉率提高,毛色红润光亮;屠宰后,肉色鲜红,脂肪层极薄,这样的肉市场看好。

  进入屠宰场后,有些不法屠户还要对那些含有“瘦肉精”的动物进行注水,或添加其他成分处理,然后再批发给肉贩销售。

  笔者在某地农贸市场随机调查牛肉价格,肉贩子先问我:是要注水的还是不注水的?我当时一愣。肉贩子嘲笑我不了解行情,他说“注水”和添“小料”是非常普遍的,客户愿意要这样的肉。消费者挑选瘦肉多、新鲜的肉,他们对肉处理是为消费者而准备的。在这种处理下,水也卖上了肉的价格。

  含有“小料”和人工注水的所谓瘦肉最终进入了千家万户,消费者多支付的钱通过前6个“利益链”进入不同人的口袋。

  城市消费者是最终受害者,实际上也是“小料”利益链条的拉动者。城市消费者喜欢光鲜瘦肉。殊不知动物的生长规律,就是肥瘦相间;一块肉没有肥肉,只有瘦肉,或瘦多肥少,都是有问题的,是在养殖环节中做了手脚的。然而,我们的消费者不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,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消费目标,造成了自己多花了钱,买来了身体受害。

  质量检查部门能否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?理论上能,但实际操作中很难。应当说,我国政府针对“瘦肉精”采取的措施是很严厉的,“瘦肉精”在中国是明令禁止的。但是,“瘦肉精”检查起来难度很大,只能对屠宰前的牲口初步检验,并不能全检,这个比例一般是5%左右。检验动物体内的“瘦肉精”费用在150元左右一头,因费用高,只能是抽检;对牛这样的大型动物检查费用更高。因此,只有吃出问题来,才会引起重视。消费者更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检查。

  针对“利益链”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,我们强烈呼吁:国家继续加大食品安全检查力度,检查改在屠宰厂抽查,到养殖户活畜抽查,从源头震慑非法添加“瘦肉精”行为;消费者要正确识别健康食品,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生长出来的动植物食物如果没有造假,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,不要拿自己的健康来满足“虚荣心”;养殖户要提高警惕,不要为一点蝇头小利,损人利己,最终害己;要加大对非法食物或饲料添加剂的打击力度,还老百姓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。

  (作者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)

【作者:蒋高明 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】

【https://www.yangzhi12.com--养殖环境】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yangzhi12.com/js/42724/

推荐访问:区块链食品安全

上一篇:农光乐种草养牛致富经
下一篇:甘肃各地奶业趋向恢复平稳发展,奶农重振养殖信心